
2010年写過一篇介紹「京都9h 精緻膠囊酒店」。当時従Jalan.net予訂了3晩「京都9h」、後因担心自己不能適応睡膠囊酒店(Capsule Hotel)取消、改去住宿在二条的「Hostelろうじ屋」。2011年12月再訪京都、従Jalan.net査看週末住宿「京都9h」、価格1人才2600円、好便宜!便抱着今次姑且一試、住宿1晩体会睡膠囊去。
2010年写過一篇介紹「京都9h 精緻膠囊酒店」。当時従Jalan.net予訂了3晩「京都9h」、後因担心自己不能適応睡膠囊酒店(Capsule Hotel)取消、改去住宿在二条的「Hostelろうじ屋」。2011年12月再訪京都、従Jalan.net査看週末住宿「京都9h」、価格1人才2600円、好便宜!便抱着今次姑且一試、住宿1晩体会睡膠囊去。
今次再訪京都、入住了上次没能宿泊的Guest House「錺屋」(Kazariya)。座落在五条的昔日町屋「錺屋」、従京都地下鉄五条駅往出口4番、往五条通方向直走、過了1個交通灯、在停車場旁的町屋就是錺屋、従地下鉄途歩約5分鐘相当近。
錺屋的外観。町屋的前身来頭不小、原来是京都有名的「赤井筒薬六神丸」、亀田利三郎薬舗。
2011年12月上旬再遊京阪神、今次有機会来到神戸観賞年度的「神戸ルミナリエ」(Kobe Luminarie)。「神戸ルミナリエ」是为了1995年發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後、為哀悼亡者和象征都市復興、再生和希望、于是在毎年的12月上旬~中旬舉行的神戸市重要活動之一。「神戸ルミナリエ」在2011年迎接第17周年、主题为 「Luci di Speranza」意為”希望之光”。「Luminarie」是意大利文、意為由小電球形成的Illumination(灯飾)。
毎年都会有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潮前来観賞「神戸ルミナリエ」、為了维持秩序、17:00開始封路至到22:00。路線従元町到旧居留地、一路到东游园地。
2010年独自一個人到访神戸時、就一直很想来明石(Akashi)、見那全世界最長的吊橋「明石海峡大橋」、無奈当時臨時変動行程没能到来。2011年末再访神戸、第二天一早便出発往明石去、従JR三宮乗往明石.姫路方向的列車去。这天早上是来大阪那麽多日子以来、天気最晴朗的。当坐在列車上看着窓外的景色従房屋築物、突然切入汪洋大海、我不禁眉开眼笑、深深吸了一口気~ 哇!是白雲藍天也! 很快的下一站就是JR舞子駅。従車站走出来、一陣冷風迎面而来、好冷!把囲巾盖緊、走過連接車站的歩道橋、進入眼前的就是従神戸的舞子連接到対面淡路島的「明石海峡大橋」!
座落在神戸市的明石海峡大橋、是架在淡路島和神戸之明石海峡之間、橋長3,911m、中央支間長1,991m、主塔高度297米、是目前全世界跨度最大、也是最長的跨海吊橋。一九八八年五月動工、一九九八年完成、工程期長達十年、總投資約四十億美元。明石海峡大橋上的塔幾乎和東京鐵塔一樣的高度、所用的鋼纜足以繞地球七圈!
我喜歓関東煮(かんとうだき/Kantou-daki)。由其在冷冷的天気来碗関東煮、拿起碗先喝一口那香甜的熱湯、用筷子切開煮的軟透的白萝卜送進口、恩~ 把身上的寒意都除去、白萝卜好甜哦!有到台湾或日本旅行的朋友、対「関東煮」不会陌生~在7-11便利店有一鍋熱食、有各種魚饼串、豆腐、白萝卜等、那就是「関東煮」了。因為在便利店7-11就可以买到了、也許是这个原因、近年来在日本很少有専売関東煮的店家。我一直很想再坐在関東煮店、従看板上向老板説要点的関東煮、看老板従大鍋捞起盛在碗里拿到你面前説「はい、どうぞ」(請享用)。
2年前和我家老爷(Fumopa)遊大阪時、従大阪人写的部落客知道関東煮「きくや」、計画来吃的結果当晩老爷不舒服没去成。今次総算了了心願和美食博客小王子一起到訪大阪、便一道去这間衆多大阪美食博客認同的関東煮店家「きくや」。座落在JR玉造駅的「きくや」、従出口2 歩行約2分鐘就到了。来到時約8時左右、店外站了不少人、従玻璃窓口看看店内、都座満了客人!店面不会很大、可容納15-20人坐在凹形的柜台、中間有個鍋在煮着各種類的関東煮。
因有朋友従名古屋到大阪和我会合、在大阪的三晩我選択住在Hotel Monterey Grasmere Osaka。酒店的地点相当優越、其地下層是通往JR難波駅、近鉄和地下鉄。往関西国際機場的直通巴士 難波OCAT総車站就在隔壁、徒歩3分鐘。除了交通便利之外、还有地下飲食街、営業至零晨12点的Super Market「ライフ難波店」、大型書店「ジュンク堂難波店」和家具中心「ダイキ難波店」等、従酒店走3分鐘便到達~住宿過大阪酒店中我對Hotel Monterey Grasmere Osaka以聚斉那麽多優点而賛不绝口。
図上:昇降機内拍的、上方為转動的風扇~連昇降機都有気派!
旺不旺季、要予約京都的酒店不容易。。従JR京都的五条、烏丸至河原町区的酒店、就算早三個月想下訂、商務旅館往往都被訂満了!我当時想找三晩能単人住宿的旅館都没了、太高級的住不起。進而求次民宿。。看看価格也不会便宜、従5000円起~加上地点不太靠近地鉄、放棄。後来在Jalan.net遊覧京都的膠囊酒店、居然發現設計簡潔又高雅地不像一般膠囊酒店的9h。nine hours ! 形容她為「精緻膠囊酒店」真不為過啊~
図上:全白簡潔設計的Reception。進館前先換上拖鞋、把鞋収在鞋柜。喜歓地上的図案指示、簡単易懂。
一個人在大阪旅行那里有便宜的旅館?最便宜応当是Capsule Hotel「膠囊酒店」、一晩従2500円起。但不是毎個人都能接受睡在「膠囊艙」、我本身就不能呆在小空間太久、更別説睡覚了!後来在日本有名的訂房網站Jalan.net、在遊覧大阪住宿時我看到「First Cabin」、那張有如飛機艙設計的単人睡房照片吸引我~進入其網站細阅後便決定訂一晩。
First Cabin是以飛機頭等艙為Image而設計的另類旅館。有2種客房供選択~
離開神戸的早上、先乗阪急線到大阪的難波把大行李先寄放在将三天後下塌的酒店「ホテルモントレ グラスミア大阪」、拿着軽李背着相機包往京都去。説到京都最繁忙的四条烏丸站、相当行人往来多看的我眼花撩乱、先乗地鉄到二条城站。当日要下塌的「ろうじ屋」因Hostel Owner在午間不在屋内、要四点後才能Check-in。只好先把行李放在車站寄柜、在車站一旁的BiVi二条内的「半田屋」吃过午餐后便往堀川通的晴明神社参拝。
在京都的二条、我宿泊三晩的ろうじ屋徒歩3分鐘有一間老旧的銭湯。什麽是銭湯(Shentou)? 銭湯是公衆浴場也叫澡堂、一般給入浴費後在里面的更衣室(有分男女)処脱衣、進入浴場先清洗身体然後才泡進大浴池里。入浴者要自備淋浴品和毛巾~ 銭湯的熱水不是温泉水、是従銭湯後面的大釜場以廃材焼的熱水。有些銭湯上方建有煙突(Chimney)、如果你在住宅区見到煙突(Chimney)上方冒着煙、也許就是銭湯。然後大門外掛着布廉写着「男湯」、「女湯」或「ゆ」那就是銭湯了。
銭湯己不大常見了、因家家都有浴室、取而代之的有Spa、温泉浴和水楽園等等。現在还保持旧有的銭湯、大概只有在下町("Shita-machi" 指老街)才能找到。上一代的日本人都很愛去銭湯、前陣子JetTV有節目介紹日本各地仅存的旧有銭湯、発覚到那泡得都是中年和老人、年青人大都不来了。
去年十一月我隻身到京都的伏見稲荷大社参拝、想親眼見到那沿着山豎立一座又一座的鳥居來表達對神明敬意的「千本鳥居」。出發那天我従二条乗単車一路穿過三条橋再往祇園四条橋然後在祇園的街角処停下。従四条、河原町至祇園有規定不能騎単車的、故要下来手推前進。在八坂神社参拝後我由東大路通経過往清水坂的路段再往下越過東福寺、最後来到伏見稲荷大社。騎了好長路的説~
到達伏見稲荷大社、我先従本殿穿過「千本鳥居」才到奥社奉拝所。我第一次到大神社参拝、当穿過「千本鳥居」独自走在密集度蔚為壯觀的赤色鳥居当中、感覚非常神聖、有如穿越時空来到神秘古道中。鳥居那如「开」字狀的門栏、在日本神道中代表人間與神域的劃分、也可以說是神域的門。
多年来出国旅行不是和朋友結伴就是和Fumo爸去~ 今年難得自己有時間、想説如果計画11月份出門要去那里好呢? 想呀想的~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北海道的豊平峡看楓葉 于是敲定再次選択来到熟悉的日本看楓葉。
友人問:「年頭不是去過了大阪?」 我想 我会再次選択到大阪的原因很簡単~ 従大阪去神戸、京都乗電車距離都不会遠、20~35分鐘便到達了。去奈良、高野山、和歌山等距離都在1小時内当天可来回。加上単是各電車公司推出的各式各類優恵車票、我想没有地方像大阪那様交通費那麽合理。 其二、住宿和価格方面都非常合理、商業酒店大半都設在近JR和地下鉄、地点非常便利。其三、従大阪市往区内各景点距離都相当近、不乗地鉄途歩乗脚車都行。